陸傢嘴的陰影

,而且“環球金融中心”的動工工作據說也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這就是上海在今天被塑造起來的並不曾有過的性格。

的確,上海的陸傢嘴使中國擁有瞭“證券交易所”以及交易所那幢非常現代的門狀建築,這一建築與國內外眾多的銀行大廈一起構成瞭與古典外灘相呼應的亮儷的風景線。人們提起今天的上美國商標登記推薦海,頭腦中瞬間閃過的也是在陸傢嘴的這些現代的建築瞭。曾經有人說,喜歡對倫敦的新建築評頭品足的英國王儲查爾斯如果親臨上海,他一定會對陸傢嘴的這些格外現代的建築群贊嘆不已。

我想查爾斯會喜愛陸傢嘴的一些建築風格的。但他是否知道陸傢嘴的這些現代建築裡裝著的是倫敦金融城的標語口號,就不得而知瞭。不過,毫無疑問,這些現代建築所代表的是與倫敦或紐約一樣現代的金融制度。因此,陸傢嘴的存在象征意味著一樣東西:我們今天也擁有瞭與西方一樣的非常現代的金融制度。這恐怕是許多來上海的國外元首政都要被帶到陸傢嘴的上海證券交易所看上一眼的原因瞭。

去年在紐約,我也去參觀過紐約證券交易所。但最讓我感興趣的並不是它的交易大廳,而是交易所的“紀念品商店”。在紀念品商店,我買瞭一頂印有NYSE的帽子和一根印有同樣標志的鉛筆。在這個紀念品商店裡我突然意識到,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價值也許根本並不在於它所提供的交易服務,而可能在於它曾經擁有的悠久的歷史。不然,為什麼我們要去參觀它呢?在陸傢嘴,我也曾參觀過上海證券交易所的交易大廳,但後來再去的時候,隻發現那裡坐著的“紅馬甲”一個個沒精打采,看起報紙來瞭--交易所成瞭一個十足的“擺設”。

盡管陸傢嘴的證券交易大廈這麼的現代,難道它真的那麼的重要嗎?我看未必。我們需要在陸傢嘴也有一個氣派的交易所,可能的理由或許是因為美國有紐約證券交易所,倫敦也交易所。在很多人的頭腦中,紐約或者倫敦的證券交易所是現代金融制度的一個重要標志,中國經濟的現代化自然需要引進這些先進的制度瞭。我近年來總是在提出這樣的問題,紐約華爾街對今天美國的經濟增長真的就那麼重要嗎?恐怕不見得。在今天的美國,最有活力、最動態的經濟是與IT相關的經濟,而這些經濟的生成顯然並不主要依賴於華爾街的制度,依賴的是華爾街之外的民間的風險資本和並沒有交易所的NASDAQ。當大量的有活力的創業活動都在正規的制度之外進行時,對美國的經濟增長而言,華爾街的意義也許與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兩樣。以此而論,陸傢嘴的建築其實隻是一個現代的“符號”而已,它們雖然建在瞭中國上海的陸傢嘴,但它們所能做的事情其實離開中國本土上正在以及即將發生的大量的經濟活動還相當的遙遠。

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經談到,依賴這些現代的金融部門來推動經濟的發展是典型的工業化戰略的一部分。這曾經是東亞經濟過去的經驗、甚至是今天的教訓。引進現代的大銀行和證券交易所制度為這些國傢的城市面貌無疑增添瞭西方式的現代符號,但是,在亞洲,我們已經看到,那些主要以工業化戰略來推動的經濟增長已經被它們的所謂“銀-企關系”所拖累,陷入難以自拔的僵局。而那些銀行和資本市場並不那麼現代和發達美國商標分類的經濟,卻始終還保持著增長的活力和經濟動態化的因素。我想,這種活力的體制根源在於他們的金融部門雖然並不現代,但可能正為他們的本土化的經濟活動所需要。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這些年變得越來越軟弱瞭。在我的研究中,這種疲軟表現似乎可以主要歸結於過去15年正規的官方部門瘋狂擴張的結果。而真正推動這個擴張進程的主要是現代金融部門在中國從無到有的更加迅猛的擴張。沒有幾年功夫,(國有)大商業銀行體制以及非常現代的證券交易所這些曾經在西方演進瞭幾百年的制度就這樣在中國建立起來瞭。這個現代的金融部門一下子成為中國經濟最耀眼、最受年輕人青睞的重要部門,它主宰瞭中國的金融資源。但它變得非常可怕,它的擴張已經壓制瞭並極力試圖消滅中國經濟發展中正在出現的非常本土化的金融活動,這包括所謂“非法”的集資活動、“地下錢莊”以及各種所謂“基金會”的民間信用活動。

可是,這些制度的存在使本來昂貴的資本變得越來越便宜瞭,這使工業化戰略能夠推行下去。但是,資本變得廉價的後果不僅是企業規模的膨脹、產業結構的扭曲以及高負債的經營,而且在這些現代的符號下,民間的、真正的商業信用始終得不到成長,盛行的隻是“裙帶資本主義”的關系而已。

這些年來,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中國經濟過去主要依賴(投入)規模擴張和金融擴張的增長已經越來越艱難瞭。從整體上看,這些非常現代的金融部門與國有工業部門一樣已經陷入不能自拔的“死鎖”狀態。而那些主要活動在“正規部門”和現代金融制度外的大量的民間經濟活動變得比任何時候都引人註目。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天一些經濟學傢格外關註浙江和廣東南海的經濟。昨天的《新華每日電訊》在頭版刊出瞭記者的新聞專論“浙江經濟領跑11年”。《南風窗》的“發現南海”對廣東地區的民間經濟活動提供瞭真實的寫照。回歸本土。正在並將主要支撐著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仍將是我們現在並不正美國商標註冊費用規的民間的力量。來自民間的企業傢精神、民間的信貸市場以及本土化的資本所有權的發展是我們繞不開的本土的制度環境。我們更不可能依賴現代的制度符號來生存。特別現代的制度雖然好看但不管用。

2002年1月14日於上海嘉華苑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頻道。
arrow
arrow

    swm442ws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